乾隆七年(1742)夏天,江苏、安徽、湖南、湖北、贵州、江西、浙江、山东等省均遭水灾,尤以江苏、安徽两省为重,两省估计灾民有数百万之多。清政府闻报,立即指示江苏、安徽两省督抚,不拘常例,竭力拯救;水退之后,要倍加抚绥,毋致失所。乾隆帝降旨免除灾区本年额赋,还多次下谕,督令大学士、江南督抚、漕督、河督等调拨银粮,赈济灾民。八月,乾隆帝发库银250万两,散救灾区;九月,又命江南徐、淮等地所存仓谷共54万石,平粜赈灾;又借浙江仓粮10万石,截留山东漕米10万石运到江南备用。不久,清廷又陆续发下江藩、粮、盐三库存银94万两、米谷110余万石,上江库银80余万两、米谷120万石,当年盐课存银130万两。再从邻省拨银100万两,分贮江苏、安徽藩库,以便赈恤到明年麦收之前。黄淮大水虽然造成了巨大的损害,但由于政府采取了有效措施,避免了大的社会动荡。
雍和宫改为喇嘛教寺院
康熙三十三年(1694),康熙帝第四子胤禛(后来的雍正皇帝)在北京城内东北隅原明代太监官房旧址筑建雍亲王府。雍正三年(1725),雍亲王府改建为雍和宫,成为特务衙署“粘杆处”。雍正帝逝世(1735)后,因其灵柩停放在宫内,遂将各主要建筑的屋顶由绿琉璃瓦改为黄琉璃瓦,又将供奉雍正帝画像的永佑殿改名为神御殿。此后,雍和宫成为清代皇帝供奉祖先的场所,众喇嘛常年在此颂经,超度亡灵。乾隆九年(1744),雍和宫正式改建为喇嘛教寺院,并成为清政府管理喇嘛教事务的中心。
圆明三园建成
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。它位于北京西北郊,是圆明园以及它的附园长春园和绮春园的合称,占地面积为347公顷,相当于8.5个紫禁城。作为三园之中规模最大的圆明园,原是明代私家园林,清康熙四十八年(1709)赐给皇四子胤,改名圆明园。圆明园在乾隆时再次扩建,在继承北方园林传统艺术的基础上,广泛汲取江南园林的艺术精华,建成一座具有极高艺术水平的大型皇家园林。长春园建于乾隆十四年(1749)。它位于圆明园的东侧,是乾隆皇帝归政年的游乐之地。绮春园又名万寿园,在乾隆三十七年(1772)由长春园南边的几个小园合并而成。圆明三园都是集锦式的山水园林,在布局和造园手法上各有千秋,被世人誉为”万园之园”。与中国传统的皇家园林不同,圆明园中还建有西式园林景区。其中最著名的“大水法”是一座西洋喷泉,此外还有万花阵迷宫以及海晏堂等,都具有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风格。
乾隆帝南巡
乾隆十六年(1751)正月,以督察河务海防、考察官方戎政、了解民间疾苦以及奉母游览为由,乾隆帝效法康熙帝六次南巡而首次南巡江浙。正月十三日,他奉皇太后离京,由陆路经直隶、山东至江苏清口。二月八日,皇帝一行渡黄河阅天妃闸、高家堰,经过淮安后由运河乘船南下,经扬州、镇江、丹阳、常州至苏州,谕三吴士庶各敦本业,力屏浮华。三月,至杭州,参观敷文书院,然后登观潮楼阅兵,遍游西湖名胜,渡钱塘江至绍兴祭大禹陵。回銮时,乾隆帝绕道江宁(今南京)祭明太祖陵,并阅兵,又奉皇太后亲至织造机房观织,随即沿运河北上,四月,从陆路至泰安,至东岳庙拈香。五月四日,皇帝一行返抵圆明园。此次南巡,从京师至杭州,往返行程水陆共计5 800里,历时5月余。后来,乾隆帝又曾五下江南。
吴敬梓与《儒林外史》
“乾隆盛世”时,吴敬梓创作了杰出的讽刺小说《儒林外史》。吴敬梓(1701~1754),字敏轩,晚年号文木老人,安徽全椒县人,清代著名文学家。他出身于科甲鼎盛的缙绅世家,祖上多显达,33岁时迁居南京,家境已十分窘迫,只得卖文为生。吴敬梓36岁时曾被荐应博学鸿词考试,却以病辞,54岁时(1754)穷愁潦倒死于扬州。《儒林外史》的社会批判锋芒所指,主要集中在封建科举制度对士人灵魂的腐蚀毒化方面。吴敬梓站在一定的思想高度上俯视整个封建文化,深刻地剖析了儒林众生的种种心态和生态。《儒林外史》以其高度的思想艺术成就奠定了中国古典讽刺小说的基础。它对晚清谴责小说及现代讽刺文学都有深远影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