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KTV招聘网!
loading
免费发布信息
·辽源 [切换]
    辽源KTV招聘网 > 辽源热点资讯 > 辽源学习/知识 >  卜算子〔夏完淳〕秋色到空闺夜扫梧桐叶谁料同心结不成翻就相思结

    卜算子〔夏完淳〕秋色到空闺夜扫梧桐叶谁料同心结不成翻就相思结

    时间:2022-07-08 06:04:04  编辑:快推网  来源:  浏览:455次   【】【】【网站投稿
    卜算子〔夏完淳〕秋色到空闺,夜扫梧桐叶。谁料同心结不成,翻就相思结。十二玉阑干,风有灯明灭。立尽黄昏泪几行,一片鸦啼月。大话词人夏完淳(1631~1647),原名复字存古,松江华亭(今上海松江)人,南明诗人、抗清英雄。夏完淳5岁即读经史,7岁能作文;12岁时拜大儒陈子龙为师。顺治二年(1645),15岁的夏完淳跟随父夏允彝、老师陈子龙起兵抗清。清军攻陷松江后,夏允彝投水自尽。经历丧父之痛的夏完淳重

    卜算子

    〔夏完淳〕

    秋色到空闺,夜扫梧桐叶。谁料同心结不成,翻就相思结。

    十二玉阑干,风有灯明灭。立尽黄昏泪几行,一片鸦啼月。

    大话词人

    夏完淳(1631~1647),原名复字存古,松江华亭(今上海松江)人,南明诗人、抗清英雄。夏完淳5岁即读经史,7岁能作文;12岁时拜大儒陈子龙为师。顺治二年(1645),15岁的夏完淳跟随父夏允彝、老师陈子龙起兵抗清。清军攻陷松江后,夏允彝投水自尽。经历丧父之痛的夏完淳重组义军,再立抗清旗帜。顺治四年(1647)夏,义军被清廷大军击败,夏完淳被俘,后于南京从容就义,年仅17岁。其诗词悲壮慷慨,充满强烈的民族气节。

    煮酒论诗词

    在明末词人中,夏完淳的词作展现了明代少有的慷慨激昂之气,即便是写缠绵悱恻的闺情,也能透出一种英雄气质。“秋色到空闺,夜扫梧桐叶”,词的上片一开始就用凝练而含蓄的笔墨,营造了一种悲凉寂寞凄楚的氛围。词人首先点明了节令、时间、场所、人物。秋天到了,在寂寞的闺房中,一个孤独的少妇在深情思念自己的丈夫。词人为国奔走,不能顾家,想起在这样的黯淡秋色中,梧桐叶落,空闺寂寞,自己的妻子该有多伤心呀。如此笔调娓娓道来,不觉令人神伤。“谁料同心结不成,翻就相思结”,词人依然以妻子的身份表达相思,燕尔新婚,本是人间最快乐的事,海誓山盟,永结同心,这是何等的幸福,但是自己却为了报国抛下妻子,妻子原本指望两人能长相厮守,永结同心,然而好夫妻却成了分飞劳燕,落得了只有相思满怀相见无期的结果。

    “十二玉阑干,风动灯明灭”,词的下片在上片感情渲染的基础上,进一步以写景的笔法来表达相思之情。细细捉摸这两句,可以想见一个为思念丈夫忧伤迷惘的少妇,凭栏独立,在风起之际,瞥见灯火明灭。这等写景在字里行间蕴含着一种阴冷寒峭甚至惊心动魄的气氛。在这里,主观与客观,景物与感情已经完全合为一体,难以分辨了。这灯光明灭,究竟是她此时此际眼中所见,还是她如痴如迷当中所形成的幻影幻觉,人们毋须分辨。“立尽黄昏泪几行,一片鸦啼月”,此句对于妻子的描写,更多的是想象之词,因而在结尾的时候突然加入了一个特写镜头,摄取妻子为思念自己从黄昏到夜半,一直悄然伫立,泪湿衣衫,不知不觉中,明月初上,寒鸦啼月,这种场景这种对情感的抒发,将少妇的忧郁悲怆表现的尽致淋漓,少妇那种幽思难吐的婉转风情和迷惘悲伤的精神风貌,在词人的笔下被刻画得栩栩如生。

    最新便民信息
    辽源最新入驻机构
    15535353523